首页

sm论坛视频

时间:2025-05-28 07:39:00 作者:“湾区伶仃”号成功下水!大湾区将实现“吃鱼自由” 浏览量:48053

  5月27日,全球首艘自航式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“湾区伶仃”号在广东江门成功下水,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养殖迈向“科技牧海”新纪元。

  8万立方“水下宫殿”:重新定义海洋养殖空间

  “湾区伶仃”号深海养殖工船规模宏大,总长155.8米,型宽44米,型深24米,最大吃水深度达20米。与一般的渔船不同的是,“湾区伶仃”号水下部分并非封闭结构,而是由15根方形立柱,拼砌成一个“水下宫殿”。通过挂设渔网,隔出12个独立的养殖舱室,可同时开展多种鱼苗养殖,极大地丰富养殖类型。

  整船拥有近8万立方米的养殖空间,水量相当于32个标准游泳池,为鱼儿提供了广阔的自由游动空间,提升鱼苗活力和鱼肉品质。“湾区伶仃”号建成后,可年产5000吨鱼,是大湾区实现“吃鱼自由”的重要来源。

  智慧中枢:打造智能化“渔旅”融合海上渔场

  “湾区伶仃”号采用了先进的全电推进系统,拥有20千瓦的风力发电系统,能够满足静态养殖时的用电需求,助力船舶行业绿色发展。该船还拥有两台3600千瓦的舵桨机,就像有了一双有力的“鱼鳍”,3.8米直径的桨叶能够让她自由遨游于湾区海洋。

  “湾区伶仃”号搭载了高精度的GPS、北斗星导航定位系统,可实时报告航行水域的位置,为养殖人员作提醒。

  中交四航局航通公司总经理 黄红宇:在“游弋”的模式下,“湾区伶仃”号能够依据实时的海洋环境数据和鱼群分布情况,通过驱动螺旋桨运转,灵活调整航速、航向,精准找到适合养殖鱼群生长的水域。

  “湾区伶仃”号还在各个养殖舱室内安装了多个传感器和自动喂食系统,当局部海域水温异常或水质污染,“湾区伶仃”号可自动升高养殖舱室,减少水阻力,快速航行到理想水域,确保养殖鱼群安全质优。

  在静态养殖期间,“湾区伶仃”号还具备海上休闲功能,为游客提供垂钓、主题食宿等服务。

  (总台记者 魏星 郑澍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资本市场“国九条”再升级 九大看点值得关注

“最后,为了保障规划的实施,我们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,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。进一步强化组织实施,保障财政投入,夯实基础能力,深化国际合作,加强科学普及,持续推动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,有力支撑航天强国、科技强国建设。”丁赤飚说。

重磅!《创新引领·国安砺剑》:“十大公民举报案例”专题展播

乔治·史威兹格贝尔(Georges Schwizgebel),在业内获誉瑞士国宝级实验动画导演、当代动画艺术大师,制片人,北京电影学院特聘教授。他已拍摄21部动画影片,多次应邀参加回顾展,并在戛纳、安纳西、萨格勒布、广岛、斯图加特、渥太华等国际电影节上荣获多项大奖。他拍摄的电影《奔向深渊》(1992年)被专家评为有史以来最好的动画电影之一。2017年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授予他终身成就奖;2018年当选为美国奥斯卡学院院士,同年荣获瑞士电影协会终身成就奖;2019年被法国政府授予“法国艺术与文学军官勋章”;2020年比利时和瑞士联合出版了他的第二本作品全集,同年他在萨格勒布国际电影节获终身成就奖。

立足本职 坚守岗位

“目前,这里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、最集中、最完好的地区,也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‘文脉’之所在。”街区的讲解员告诉记者。昨日已经成为历史,但西津渡“活化石”般的风貌却得以基本完整保存,其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,更加熠熠生辉。

昆明市出台云南首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地方性法规

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投资促进局介绍,在第20届东博会签约仪式和会期举办的高层论坛活动中,共签订投资合作项目470个,总投资额4873亿元(人民币,下同),活动场次、项目数量、投资总额和制造业投资占比均创历届新高。

浙江乡村观察:千年古村何以拥有“国际范”?

3月10日,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云南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。全国人大代表、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在接受记者提问时表示,云南的旅游正在从观光向体验转型。2023年,全省接待国内外的游客超过10亿人次。“很多是来了还想来,来过一次再来。”过去一年,云南省旅游总收入达到1.4万亿,创历史新高。王宁说,旅游业已成为云南拉动内需、拉动消费,带动经济发展,促进群众增收的一个重要引擎。云南的旅游也是一项惠民项目、民生项目,很多旅游从业者都是村民、中小微企业,收入都到了农民手上、到了民众手上。所以,我们俗称为云南旅游是一个民生项目。(记者 王世博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